渥太华北京 Ottawa Beijing
标题:
【转】练内家拳开始有初步内劲的感觉
[打印本页]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5-7-16 21:28
标题:
【转】练内家拳开始有初步内劲的感觉
本帖最后由 gluo88 于 2015-7-17 23:16 编辑
http://tieba.baidu.com/p/3313193192 25楼
各位老师好。
国庆节期间前后,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受益非浅。
我这个人喜欢热闹,所以在得了师父指点后,就不常到吧里来看,只是一直静心练功。元旦节期间,昆明来了两个学李和生架子的友人,我就和他们试试了。
我不会推手,我们这里也没人教这个。但是单推手还是可以照着视频里面有样学样的。
平时练放松、
站桩
养气,还没有感觉到放松的妙处,这回一推手就有感觉了
。
他的力施加我手上,立即就有类似涌动般感觉从手到脚底,身上和四肢全部放松,顺着那种涌动感和他力量的催动而动,整体身体感觉很圆活,居然可以把他的力化尽,他全力推来,力也粘不到我的身,绝大部分直接到脚下了。只有少数时候会起顶劲,这时我就能感到他的力量,多数时候我是感觉不到他的力的。
这样化了这次后,
有涌动感会从脚底到手上,我就试着放松的,
顺着通动感向他逼进,很神奇,他居然站不稳
,就算他能用力站稳,我出能感觉出他那个部位在用力顶我。只要保持这种状态继续推进,他就一下就退出去了
,一退就会退至少三步。但如果要强破他的力顶,多多少少会用上一点力,只是很少。即使用上力了,感觉也是腿脚出力多,手臂出力少,甚至不出力。
他说与我推手时,多数时间感觉不到我的力,但他的手往往莫明其妙就偏转方向了。我在向他推进时,他感觉有股有深沉的力量向他涌来,而且这股力量能跟着他的变化走,想化也化不了。在他攻我化时,只有少数时候他能感到我出力了。
后来,另一个友人也来试,这个友人身高体重和我差不多(先前那个友人身体比我高近10公分,身材比我偏胖),他推来时,我根本就不会出现顶劲的情况,很轻松的就把他的来力化了。也同样能够做到顺着脚底产起,向手臂传送的涌动,手臂不出力就把他逼退三步以上,而且逼退他五次,只有一次出现了腿脚出力的情况,但出力的情况也远比与先前那位友人推时要小,手臂也没有出力。
我也不知道现在练的是对是错,我们这小县城没人教
太极
,所以又回到吧里,向各位老师请教。恳请各位老师指点。
---------------
tjming1988
: 不错,说明你通过内气鼓荡的方法得到了初步内劲。气宜鼓荡就可以敛气入骨,敛气入骨的结果就是增加了你的内劲。
---------------
这两天站桩、打拳、走猫步仍然每天坚持。昨天还去县里唯一一家散打馆看看吧,县城里什么东西都寒酸,这家散打馆面积只有200平方米。馆主原来是个散打运动员,看起来很壮实,但说话很客气,他先带着我参观了一下散打馆的环境和设施,有两个悬挂式沙袋,还有不少拳套和散打护具,对我来说,有沙袋就够了,我的目的就是想试试以前的猜想是否正确,所以提出想打沙袋体验体验,馆主同意了。废话不多了说了,谈谈打沙袋的情况。
这个散打馆的沙袋是圆柱形的,外层的材质看似皮革,里面装的应当不是沙,但到底是什么,我也没问。沙袋的长度比约比一个成人的高度低些,宽度约为成人宽度的三分之二。
我打袋的方式,就是和平时练拳一样放松,模仿国庆节时与丁涛试手的情形,身上和手上都不用力,就以那种放松不着力的方式伸出触及沙袋。经试验,完全放松不挂力的情况下伸手触及沙袋,确实能产生打击力,能把沙袋整个打的往后退15厘米以上
,然后像钟摆一样大幅摆动。从这个试验情况来看,完全放松的伸手,的确如我先天分析的那样,能够松出力来,而且松出力来时,自已也不知道这个力的存在,直到打到沙袋上才能体现出来。经过反复测试,这种松出来的力,还有以下特点:
1、打击沙袋产生的冲击力,比用力挥拳来打时要打。
完全放松伸拳打时,能把沙袋整个打的往后退15厘米以上,然后像钟摆一样大幅摆动
。
用力挥拳时,除了击出的地方凹进去一块后,只能把沙袋打的整个往后退10厘米左右,而且之后的摆幅也要小的多
。
2、打击沙袋发出的声音,比用力挥拳来打时要低要闷。
完全放松伸拳打时,发不出很大的声音,而是一种比较闷的声响。用力挥拳时,打出来的声音很响,而且很脆,声效上要吓人的多。
3、打击沙袋的效果,明显会受到心态的影响。如果不把沙袋当回事,轻扫淡写,毫不在意的打,完全放松不用力,能打出意料以外的好效果。如果把沙袋当在一个硬物和阻碍物,在意起来,想打出更好效果来,反而会不由自主用上一些力,而不由自主用上一些力以后,打击的效果反倒差了,甚至不如用力挥拳的出来的效果。
4、以比较慢的速度完全放松伸拳,也能产生打击效果,只是这个打击效果明显不始快速而放松伸拳的时候。
5、完全放松不用力伸拳,在很短的出拳距离上(大约5厘米以内),也能产生打击效果,但是比长距离挥拳要差。而用力挥拳,在5厘米以内距离内产生的打击效果,又明显不如完全放松的效果,沙袋被击中后基本不怎么动。
6、连续快速伸出几拳,则很难保持住完全放松,不由自主会用上力,而一带上了力,效果就立即变差了。
7、半松不松的出拳,打击效果既不如完全放松不用力伸拳,也不如完全用力挥拳,是效果最差的一种情况。
我这自学的水平,目前也就只能总结出这么几条了。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5-7-17 22:11
http://tieba.baidu.com/p/2627274023
关于太极劲,现在我对发劲有了新的认识,一年前,我发劲还不断提醒自已要松不用力,但是难免会在最后用上一点力,以取得发劲的效果。现
在我根本不用去想力,甚至连劲都不去想,而是一举一动都去找没有力的感觉,奇妙的事情出来了。现在我在感觉除了手指和脚底,全身都不存了的情况下,不去想任何劲,只是心神一动,想着把手伸出去,无论伸手动作是慢还是好,虽然自已感觉没有一点力,但落到别人身上,别人总是说有很大的力
,而且被我碰到人的无论如何用力都站不稳,不管他用不用力,反正他总是会歪着斜着倒出去或退出去。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5-7-17 22:21
本帖最后由 gluo88 于 2015-7-20 20:24 编辑
太极四年行天下 (百度)
http://tieba.baidu.com/p/2823650010?pn=2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5-9-17 21:05
http://tieba.baidu.com/p/2409693 ... 0403128#75970403128
tjming1988: 关于劲,
你必须理解气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在内感时你感觉到是气,在外显时你就可以感觉到是劲。而人体越是心神放松,内气就越是通顺,相应的,产生的劲也就越大
。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5-9-18 14:16
方宁《太极拳为什么称为太极拳》
-----兼论如何判断和识别真正的太极拳
现在社会上,国内外到处教授太极拳的很多,练习的人更是成千上万。但是如果要问为什么太极拳名为太极拳,可能有不少人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有人可能说因为这 个拳动作慢所以叫做太极拳。是的,慢似乎是太极拳的一个特点,但是太极拳不是简单根据这个练习的特点而命名为太极拳的。
为什么现在要谈这个问题,因为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武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现在又是全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健身运动。试想一 想,人们对自己每天从事甚至终身从事活动的这个拳种为什么称作太极拳,自己从事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太极拳,是否有必要搞清楚。
所以,要为太极拳正名。因为凡事都有一个正名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下面的问题就谈不清楚,逻辑就会发生混乱。正名就是要正本清源,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鱼目就能混珠。拳既以太极命名,当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太极,然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个拳和太极的关系。
太极拳源出于中国道教文化(注一),无极生太极。无极就是混沌。混沌空间无限,无边无际;时间无限,无始无终。然后由于某种理性力量的推动,发生宇宙大爆 炸,产生了宇宙星空。(这种现象和古人提出的无极生太极的理论是一致的)无极产生太极,就分出阴阳。说这种力量是理性力量,是因为由此而产生的宇宙星空运 动表现得那么有规律有秩序,比如说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又带着月亮绕着太阳转,都是那么有规律有秩序的作圆形转动,可以推断这种爆炸不是无序的,而可以说 是一种有如现在的定向爆破。当然比现在一般的定向爆破要更复杂和高级得多。所以说它是一种理性力量。
我们现在不是探讨天体物理学,而只是简单涉及这种天体运动现象然后由此探讨太极拳和这种天体运动的关系,以及由此来界定太极拳的名称来源和它的不可混淆的含义。
太极拳起源于古代先哲观察天体运行不停旋转的圆形运动而创造的既有益于健康,又能强身自卫,具有极高哲理,生理,和技击力学原理的拳术。这种圆形运动的拳 术必须有如月亮,地球,太阳旋转规律那样一环套一环,一动无有不动,绵绵不断,阴阳不停相互转换。因为它符合于宇宙天体的圆形运动规律和人体生命小宇宙对 应于天体宇宙周流不息的规律,所以命名为太极拳。由此我们就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并因此而界定凡是称作太极拳必须合乎这几点要求:
1)它的运动形式总体上必须是圆形运动。
2)这种圆形运动必须有如太阳,月亮,地球旋转运动那样缓慢柔和绵绵不断,首尾无端的。(除了起式和收式以及中间过渡告一段落的十字手)
3)这种圆形运动必须是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环环相扣。
4)这种圆形运动必须是不停的作阴阳相互转换。
5)这种圆形运动必须是以老子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刚”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至柔有如婴儿,愈柔愈有生命力不能表现半点刚强,目的在于返老还童,健康长寿。
此拳历代师祖口口相传系创自武当张三丰,张三丰传王宗岳,王传蒋发,蒋发至陈家沟传陈长兴,由陈长兴传杨露禅拳谱中张三丰的《太极拳论》后面注明:“此系 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明确指出太极拳的目的在于返老还童,健康长寿。(注二)这样,掌握了以上几点原则,就可以看出:
1)凡是运动形式不作绵绵不断的圆形运动的,不合乎天体循环运动规律的不能称为太极拳。
张三丰祖师在《太极拳论》中说“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就是说在太极拳运动中必须是圆形运动,不能有一部分突出或者瘪进去的地方或者与圆形运动不相协调的动作。
其次“勿使有断续处”就是说在太极拳运动中不能有停顿,或时快时慢或快慢相间,表现得断断续续。时快时慢,快慢相间就是断断续续,显然不是太阳,月亮和地 球那样平滑协调的圆形运动。可以想见如果有人在作太极拳运动中忽然与整个身体不协调的出拳,蹬足都是使运动断续,停顿,那么他打的太极拳就不合乎太极拳的 原则应该加以改正。如果不是个人运动中不合这种绵绵不断圆形运动的要求,而是原来在套路中就编排规定有这种动作和运动,那这种套路就不能称作太极拳,因为 它不合乎太极圆形运动“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的”的原则。
2)凡是运动形式不是环环相扣一动无有不动,不是上下相随,而是一动其余不动,或下面不动而仅仅上面动,如下面双腿或者腰腿固定不动,上面单独出拳,那就 完全不合乎太极拳的整体运动的原则。如果有人在打太极拳时有这种动作,那他的动作就不合乎太极拳的原则,就应该加以改正,如果在套路中原来就编排规定有这 样的动作,那么这种套路就不能称作太极拳。
3)凡是在运动中不能作到太极阴阳不断相互转换而是虚实不清,阴阳不分,那就不合乎太极拳的要求。如云手,正确的做法是上面手在绵绵不断作圆形运动,下面 两腿在作马档而不停地把重心由一腿转到另一条腿,也就是不断的的转移重心,不停的转化阴阳虚实。反之,如在拳路任何动作中需要作马档动作时,两腿不是不停 相互转移重心而是两腿固定不动作一种死马档,,把身体重心在一个相当时间里放在马档中间,下面马档固定不动,光上面动这就不合太极原则。因为:1、两腿不 是一阴一阳,虚实转换,而是双实,双腿共同承担重量也就是双重。两腿分不清虚实,也就不合太极分清阴阳虚实的原则。2、两腿固定马档不动,也就是下身不 动,只有上身动。上动下不动,也就不合乎太极一动无有不动总体运动的原则。3、张三丰祖师在《太极拳论》中说“ 其根在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这种死马档下面两脚两腿固定,中间隔断于腰以至上身与下身脱节,完全不合张三丰祖师〈太极 拳论〉中环环相扣完整一气的要求。
套路中大量出现这种典型的双重,上下不随,上动下不动,与太极理论,虚实分清,阴阳转换,上下相随,一动无有不动,明显不合。这种套路当然不能称为太极拳。
4)凡是在太极拳运动中忽然作爆发性的动作,显示刚强,破坏整体的柔和的圆形运动,就和真正太极拳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尽量求柔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这种显示刚强套路的拳术和太极拳的求柔和沾不上边,完全是两回事,理所当然的不能称为太极拳。
5)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呼吸问题
:如前所述,太极拳的诞生是古代道学人士研究宇宙规律与生命规律关系的一个结晶品。为了把问题说清楚,这里不得不多花点 笔墨。古代道学人士体会到排除外界干扰,修身习静打坐调息对身心有益。在静坐中呼吸最好作到深,静,细,长,所以老子《道德经》中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 乎”.在静坐之余需要肢体活动,作为调剂以免发生阻滞。这就是通常所谓动静双修。怎样作这种肢体活动呢?古代研究生命规律的道学人士都是从宇宙规律,从观 察天地日月的运行中去寻找方法。所以很多古典道籍中都有这样的论述。如著名道学人士吕洞宾在其《百句章》中说“观天之大道,执天之运行” 古人发现月亮上弦下弦满月在不停的缓慢的旋转中作阴阳转换,因而把自己的活动也仿效这种缓慢的不断改变阴阳虚实的圆形运动,这种缓慢的圆形运动更适宜呼吸 的深静细长,和静坐时的呼吸是一致的。所以最早期的太极拳是以呼吸去配合动作。(有的道家在打坐中也有一整套根据月亮阴晴圆缺而调整坐功的方法,但不在本 文讨论范围之内)
这种以呼吸去配合动作的太极拳目前很少人练习,而且不得真传不容易练好,甚至可能出偏
。
张三丰祖师在《太极拳论》中,一开始说“一举动周 身需要轻灵,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就是要求以呼吸配合动作。
而另一种办法是不管呼吸,只要作柔和缓慢的圆形运动,呼吸也就会自动配合动作深细均匀,同样有益于健康。这就是目前一般流行的太 极拳的呼吸模式,口似闭非闭,自然呼吸,只要动作均匀柔和,呼吸就能自然调匀。但是决不容许在套路中作强制性的刚强,断续,各种干扰平静呼吸与圆形运动不 协调的动作。这样,所以太极拳有益于养生,打太极拳的时候,可以打到出汗但是心不跳气不喘,呼吸平静柔和。而一动无有不动,全身都处在活动状态中更有利于 呼吸平静地推动血液均匀地周流全身经脉。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有人在打太极拳的时候下身不动上身猛然出拳表示刚强,不仅外表不合太极拳致柔之道,上下不合,而且因为猛然出拳,势必先要屏息努 力,这更是违背太极拳“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的均匀呼吸原则。
同样,时快时慢,快慢相间的套路,其内在呼吸也不言而喻,肯定不是均匀细长,而是时紧时 松,完全与老子的教导“专气致柔”的呼吸原则不相符合
。凡是武术都知道呼吸的重要性,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如果我们承认“专气致柔”均匀呼吸 的原则是太极拳呼吸的指导原则,那么人们很容易识别那种时快时慢,快慢相间,猛然出拳,蹬足不合乎太极拳呼吸原则的套路,并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因而也就不 得不将其排斥在武当正宗太极拳门墙之外。
以上简要地说明掌握了以上这几个原则就使人们容易判断别人,也可以自己研究自己,所练习的拳是不是合乎太极拳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下面再探讨一下几个与此有关的问题。
1,推手问题,有人认为练习推手就是太极拳,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推手不是太极拳专用的训练方法,有些拳种不是太极拳也有自己的推手方法。甚至还有这种人,他们不练习太极拳甚至什么拳术也不练习有时也会跑来和练习太极拳的推手切磋。
2,功夫问题,有人会问虽然他所练习的拳不合乎真正太极拳的原则不也出功夫吗?当然,练习某一种动作,下一定努力是会出一定功夫的,凡事付出一定代价是会 有一定收获的,但这不一定是太极功夫。我们现在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真正太极拳,而不是讨论练习不合太极原则的拳术能不能出功夫的问题。其实,内行都知道, 真正内家太极劲路与外现刚强拳术的劲路是不一样的。此文只是供一般社会人士判断和识别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因此进一步的问题有机会将另行文,现不在此详 述。
总的来说,掌握了太阳,月亮,地球这种柔和圆满自转公转,一环扣一环,绵绵不断,上下相随,虚实分清,阴阳转换,勿使有凸凹处,勿使有断续处的圆形运动 的原则和形象,掌握动作尽量松柔,呼吸遵循“专气致柔”均匀深长的指导思想就容易判断一个拳种是不是真正的太极拳。严格的说,不是任何一个拳种自己可以随 便称自己是太极拳的。
注 一:道教文化从本质上说,应该是道学文化。道教文化是通常的习惯的狭义的说法,广义的说法,无极生太极,是道学文化对宇宙规律的概括。道学文化就是研究宇 宙规律的文化。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他的意思就是说“宇宙规律(道--名词)是可以说(道--动词)的,但不是普通的一般的规律和事情(道—名 词)”。道学文化其实也就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这种研究宇宙规律和生命规律科学的道学文化是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一起发生发展起来的。如《黄帝内经》就是黄帝 与道学人士岐伯研究和阐述宇宙规律与生命规律科学的著名著作,至今仍然对祖国医学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内经”冠以“黄帝”说明与中华民族始祖历史悠久 的关系。道教是一部分人继承和研究道学文化,研究宇宙规律和生命规律,研究劝人为善健康长寿的宗教团体。道教是在道学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于汉代,时间远在道 学文化产生之后。
注二:1)太极拳历代师承系统根据许龙厚著《太极拳势图解》京城印书局1921年版第五章“太极拳之流派”第7—10页。许又名许禹生杨健侯弟子,当年北京知名太极拳武术家,创体育社于北京。原文复印附后
2)张三丰著〈太极拳论〉及论后原注“此系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见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文光印务馆1931年版第十二页“禄禅师原文。原文复印附后
(英文本发表在美国‘气’杂志2004 春季刊上,Qi Journal Spring Issue )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5-9-19 11:08
也说气沉丹田
http://tieba.baidu.com/p/1570511156
作者:
gluo88
时间:
2016-1-2 16:36
突然发现发人不是难事
http://tieba.baidu.com/p/4190134081
学太极有两年了吧,最近常和人搭手。感觉奇怪的是,很多自称学太极的人,一搭手却是一身的僵力,僵的不能再僵,他却自以为是松的。
我最喜欢这种人,因为发放他最简单,只要不接他的力,轻沾着他走化,不让他的力沾我身,等他的力全走空了,放松的返回去,带一点松柔不着力的微小旋转,基本不费力就能把他发出去好几步。
总结一下,不费力发人最好,指的是效果最好,如果费力才发,效果很差。所以,我现在决不费力去发人,如果不费力不能发,那我就不发好了。
问题是,目前我遇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自以为松柔的一身僵力,对他们基本上只要沾走听着走,不接其力,待到他力空,我力空时,不费的往他方向一返,即可发放。对于这类人中的多数,我现在沾上了,只需一个圈,而且只要小圈,就能把他们发出。
但是,我知道我的水平还是很低的,因为练太极的,我遇到一个很会放松,但是还不会发人的人,我听能到他劲,但照上着方法发他时,他一松就化大部分,最后只能不费力逼退他一小步。我说了,我现在绝不去费力发人,所以,不费力能逼退他一小步,我认为就是我对他的极限了。
两年来,自觉进度很慢,管他呢,我不追求厉害,只要有进步就行。
在此感谢对我有过帮助的各位老师。
欢迎光临 渥太华北京 Ottawa Beijing (http://ottawabeiji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