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珍珠 G8 \" R$ u3 n; \# r# K1 f: z/ Q* H
上一篇中提到,玉渊潭公园贯穿了我在北京生活、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太多的故事发生在里面,而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精美的珍珠,被我珍藏在记忆的深处。今天我就从中挑选出几颗与大家分享。 & j8 h7 W; ^( ^* L5 T& Q
小学的故事: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G* d2 i7 ?; `3 K `' U& K我的小学是在三里河三小读的,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妈妈在玉渊潭公园北面的一个小村子里租了半个院子住,之所以说是半个院子,是因为在这个院子里还住有一户人家,我们两家共用这个院子。 3 }: a O+ v- H
这个小村子夹在玉渊潭公园和海军总医院之间,因此我和妹妹上学就有了两个选择。一个沿着海军总医院的围墙走,一直走到马神庙,乘坐335或336到甘家口下车,再换乘114路电车到经委会站下车,然后再步行去学校;另一个选择就是横穿玉渊潭公园,从其东门出来去学校。我和妹妹尝试着做了几次车,结果每次上学都迟到,不是车不准点,就是车准点了,人又太多了,我俩小孩儿根本挤不上去。
9 D0 g0 A, _7 B! f @* \最终我俩决定每天横穿玉渊潭公园走着去上学,时间用的差不多,但能保证上学不迟到。我和妹妹每天早上6:40出门,出了村子口就是玉渊潭的东湖北堤。我俩就沿着大堤一直走到实验水电站的大坝那儿,然后下大坝,出东门,穿中科院就到学校了,大概要走40分钟。 5 q3 m; t0 a" v3 C+ @3 q
由于我们家离学校远,中午回不了家,妈妈的好友就帮我和妹妹在附近的二机部部委食堂买了饭票。每天中午吃完午饭,我俩就会回到学校休息。
. `0 T# u6 z, z3 l$ q; j6 X, y; S: q. p
记得那一年秋天开学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个实习老师(长大后才知道是北京师范学院的),教我们语文,声音很好听。一天中午我和妹妹吃完午饭回到学校,刚进教学楼,就听一个高亢的男生在朗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W3 i& U+ n& v" A$ _
. `/ C3 m. C# r
j. H3 Y: D7 J& K8 y5 Q妹妹急着回教室赶作业,我就顺着声音来到了小学的播音室,发现我们班来的那个实习老师正在里面摆能什么东西,他看到我就叫我进去,告诉我这是留声机,并指着一张黑黑的圆片,说那是唱片,声音就是从那儿发出来的。整个中午我就呆在播音室里,听他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唱片模仿并不时给我做一些解释。 ; j/ X/ ?+ G" ^ v5 ?# f. Q
那天中午,我有了几个收获,一是认识了留声机和唱片(被告知老贵了),二是知道了他朗诵的是高尔基的《海燕》,三是记住了海燕的经典段落,多少年后,我仍能毫不费力地背诵出来。 ) ^: R8 A% i6 U/ Y
6 F8 R# F N/ K9 |5 z
冬天很快来临,北京冬天里的风很大,妈妈把我和妹妹武装的严严实实的。每天早上出门,外面还是比较黑的,走在东湖的大堤上,依稀有照明的灯光。但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刻却是这样的一个早上。那天刚一出门,我和妹妹就被风吹的站立不稳,等我们上到大堤,发现整个湖面波涛翻滚,狂风大作,湖水拍打在大堤上的声音惊心动魄的。妹妹有点害怕,我心里也发毛,担心大堤扛不住汹涌的湖水给拍塌了。
, \3 Z8 c+ ~: F! h, A( H0 i: N, e/ y, l5 Q2 B6 l8 d
看着一个浪头跟着一个浪头的湖面,听着耳边呼啸的北风,我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一个声音: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没错,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那天中午我听了无数遍的《海燕》。也不知是高尔基的海燕给了我勇气,还是我借着它给自己壮胆儿。我紧紧地拉着妹妹的手(不拉怕被风吹跑了),迎着狂风,模仿着唱片的声音,大声地喊道(当时实在不知何为朗诵):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就这样浑身上下热血澎湃地一遍又一遍地喊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名句走下了大堤。 # a+ {3 L9 D0 p* D: T7 s
1 P$ |/ a; c& h8 w多少年后,每当我听到《海燕》时,头脑中总会出现一对小人儿的身影,在狂风大浪的一个早上,艰难地行走在玉渊潭公园东湖的大堤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