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其声,观其形,通其意 --我的北京记忆 文/叔丁
6 s! E6 Y+ U2 ]: z* U' k
西城三里河的一个不起眼儿的小旅馆,一个梳着两根乌黑油亮的粗辫子,皮肤雪嫩光亮,身材挺拔健朗的北京小妞儿服务员,操一口悠扬悦耳,字正腔圆的京腔京韵,向来京探望我的母亲介绍房间位置,旅馆设施。“您请这边来,打水在这儿。”她应该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也许是来自于一个狭小简陋的平民胡同,却不慌不乱,落落大方,有着北京人与生俱来的大气,端庄。受她声音的磁力感染,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把东北口音转换成很强调的北京口音来回应。就连总是以自己普通话好的所谓人民教师自诩的母亲,再搭话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多说了几个重音的“特”字。
' \* t, Y7 l% j8 q% e
爱上北京,最早爱上的是北京话的朗朗上口,悠扬悦耳,而又简单易学。在人大上了一两年学后,已经混的一口北京话,在动物园和服装贩子倒爷们讨价还价时,俨然已经伪装得彻头彻尾,以地道的北京人自居了。虽然曾经一次取笑北京同学说,你们北京人总是见人叫“舅舅”,你听:“就(舅)是说。。。。,就(舅)是说。。。。”,当时受到同学的气愤抗议:“太粗俗了!”而不久之后,我也开始满口跑舅舅了。 ' P- d6 j9 o9 b
我一个哥哥和一个表弟都先后在北大读书,而且都毕业后留在北京。每次见面,我们交流的不是难改的乡音,而是不约而同心照不宣地说着流利的北京话。小表弟虽然聪颖过人,却生性腼腆,每次带着姑姑和母亲的嘱托,跑到未名湖畔的那个如诗如画的校园去看望他时,他那狭长带笑的好像一直微眯着的眼睛都不太敢正视我,我们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去食堂打饭,相对稍坐些许而无言。但是几次见面后,从他少有的几句问答中,已经有地道的北京音初露端倪。现在他已经在北京落户扎根,几年前回去,他已经从自己的保护壳里钻出来,不再腼腆,俨然以一个帝都主人的身份招待我这个海外华人。 5 E+ w0 Z& m; s- m3 M7 H
记忆里最早的北京应该来自向阳院里学的《我爱北京天安门》,而长我四岁的哥哥在大学寒假暑假回家所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信息,让我知道,北京除了有个天安门之外,还有各种美食,美景,眼花缭乱。
5 ^* W9 J, x8 V2 n6 x
亲临北京,对于来自东北小城的我,被他的地域广阔所震撼痴迷。从大学住海淀区,到工作呆在西城区,我都有个周末骑车闲逛的习惯。贯通东西,那条宽阔的长安街,当时还没有很多机动车辆,就越发显得宽阔。拥有一辆轻盈的26飞鸽车,就拥有一份自信,逍遥,悠然自得,犹如一个千里走单骑的游侠剑客,可以到动物园淘衣服,可以到西单尝小吃,也会骑车两个小时去朝阳区看已经工作的哥哥。那个时候的北京,不知道什么是雾霾。天蓝的纯净,高远。最喜欢秋天,一簇簇金灿灿的银杏撑着一片蓝天,辉煌无比。两个小时一点儿都不累,反而是一路左顾右看,一路遐想陶醉。 # b1 O4 X5 ^" n
爱北京,爱的是他的宽阔,博大,不仅仅是地域上的广阔。北京的包容万象,贯穿南北,让人敬仰,令人怀恋。就拿美食来说,有地道的清宫菜系,有来自西北的清真美味,有老北京的,有港台的,有麻辣浓烈的川菜,有海鲜清淡的粤菜。三里河东路,机关单位马路对面有一家地道纯正的兰州拉面馆,是我们中午常常光顾的地方。可惜几年前回去,已经店去面无,改造成面目全非的高楼了。月坛南街上有一家锅贴店,是另一个和同事中午常常去的地方。年轻的胃总是饥肠辘辘,等锅烧热,排好锅贴,再添水,然后等着水气蒸过锅贴,最后再淋一次油,这样才能让出锅的锅贴上面软亮下面焦黄。那等待的时刻,是带着盼望,憧憬的喜悦。当然,忘不了夏夜燥热中毛豆啤酒的清香凉爽,冬日风雪中的羊肉火锅的滚热鲜美,买回宿舍独食的香喷喷的京东肉饼,端坐在大厅中堂皇共享的口水欲滴的烤鸭卷饼。。。。每一份美食的记忆,不只残留在味觉,更封存在大脑,而且犹如经年的红酒,愈加醇厚飘香。就像在渥京的中秋,每每看到广式的莲蓉双黄月饼独霸店铺,就想念当年稻香村的入口即化的五仁酥皮月饼。
9 C+ f2 D* }, @+ H1 o. u
北京的博大,像海洋的浩瀚无边,每一个赶海者,弄潮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大显身手,享用海的赐予。大学里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同学,机关里来自南北东西的同事,像我的哥哥,表弟,后来也定居北京的表哥,当然还有我,来到北京,都带着各自的个性和梦想,被北京所接纳,所包容,又在北京成长。毕业后,在三里河东路上的国家部委机关工作。虽然住的是办公楼改造的筒子楼,用电炉做饭,上室外卫生间,却从来没有怀疑过,北京,就是我的家。有一次陪着来京出差的高中闺蜜一起坐地铁,无意中和旁边的人攀谈起来,而且聊得极其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闺蜜在一旁有些讪讪的,过后她感慨了一句:“发现你很喜欢和陌生人搭话。”那种身处北京,如鱼得水,随处可以找到知音同类的归属感,闺蜜可能不能领会得到。那个时候,没有北漂的概念,虽然汪峰的《北京,北京》依然那么触动我,想象自己走在熟悉而宽阔的北京街道上,纵然,并没有那种漂泊感。 1 V! }. F& \3 Z8 C5 v+ o# N! d
想起林徽因的那段话,其实“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那么,我爱北京,是爱他的博大,包容,而也许更主要的是怀念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青春岁月吧,是一个来自小城的闭塞羞怯女孩,走出狭隘自封,走向豁达成熟的一段难忘记忆。 “你是哪儿人?”作为一个资深洋插队,我的地域外貌特征早已不甚清晰,所以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骨子里我常常想脱口而出:“北京。”但是始终做贼心虚地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在回答“东北”后,总是会补充一句:“在北京上学工作。”
/ [/ H! y: E% J v: V+ J, o
0 k& V2 L1 b5 y0 X- T4 k
' s. Q G4 t. Q; J' a* L$ p( E3 X/ t: C* Q$ M
5 K9 s1 a, f% s, t9 {
1 t5 F! [: }1 p" W6 M3 \; H) s: z4 D6 w6 a. W1 c
附诗一首:
) ~5 l# C6 s! A* m( ]. l4 u; W
4 R6 D1 q( J( i" m1 d9 G, s
L" ~# l$ ]4 s$ q% @8 D# I, b
+ b. `" o3 o( g2 E
. N* b- Q N: p1 _5 Y" J+ c4 Z0 [
银杏印象 6 Q4 v8 W5 M6 y* `2 a7 W
诗/叔丁
6 n' H6 N" {* Z* N( H/ e1 @; `, V(怀念北京的银杏) ! S% c' w6 l+ }! }4 l
8 l, Y! r/ Y/ k; ]! o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 Z% o @$ a: o4 g毛竹,可能是蜀山洒脱剑客
以竹叶酿酒豪饮 以竹叶当剑 修理青天白云,和风骤雨
% f" |1 J1 B+ V4 [# q- [6 n
/ J' p0 i; D( G, ^ 桂花,应该是水乡温婉女子 以花为衣,以叶为舟 婀娜轻盈未见动而飘行 体发幽香如花蜜缠绵
" z# f& q7 U3 e: r$ M: ~/ V) f! F+ J
那么银杏,当然是个儒雅书生 附着几千年的诗书修为 以枝干立如玉树,以叶为折扇 尽显风流倜傥
" k$ F' i: Y) u0 Z9 F% @5 c. l* ]* a3 z2 N- I
你的优雅与生俱来 你的扇子,不屑于题字,涂丹青 就已经满溢着文化底蕴 一定,是被你的微笑施了魔法
0 n4 W4 [: T4 l" x# [ I
$ [, U4 m( P3 Z1 t 不像蒲公英脆弱的小白伞 要踌躇满志的经营 最终,总不免被风吹 魂飞魄散,惨淡无踪+ ?- G' q4 ^& R& {2 t5 v3 A5 B
" |& D+ h* {! g) K
而你,就总是悠然自得的 永远那么优雅地笑,从绿笑到黄 也并不着意去摇晃,去煽撩 去挽留那一缕西风6 ]! _$ m0 H" S L1 A7 [4 k+ S" c
0 f; n0 j/ m) \" S: l& V$ Z 你可以兰亭豪逸,鸿儒荟萃 轻轻松松,不经意地营造 一场铺天盖地的灿烂7 A" ~ h( N6 A* J% X0 F5 i
4 k1 ^7 N: d3 v- g5 B
或者是有佳人相约,两情脉脉 琴瑟和鸣中 酝酿出百用良药的珍贵白果
' S( K: {" \$ c! N$ u
3 C/ u6 V8 U2 o 更多时候,你做一个纯粹的孤独者 用你的自信微笑装点你的折扇 撑着那一片蓝天 延续一个古老神话
0 C) X v6 A4 |' Y; l/ y4 t+ g# `' p
. C3 y$ L* j) C4 d
& B, z/ U" l z$ L/ a g% r! H |